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周俊伟 > 吴敬琏:再看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正文

吴敬琏:再看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

作者:蒂朵 来源:江语晨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4-05 19:58:21 评论数:

毫无疑问,从长期来看,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市场对此也充满期待,但短期内,部分改革也难免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这就使得如何协调改革次序至关重要。

分业监管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同机构之间的职责径渭分明、监管有专攻。是故,在某种程度上,当我们在为金融监管体制进行论战时,倒不如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国家金融监管权力如何分切的问题。

吴敬琏:再看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

在表面上看,监管规范效应问题能创造一种节约监管成本的预期,但是像垄断产生垄断性利润一样,监管权力的垄断也会产生垄断性的监管成本与监管过度饱和问题,从而最终使监管结果与目标相距甚远。从上述的思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来说,统一型监管体制与分业监管体制本身并没有表现为绝对的孰优孰劣,而只存在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在观点阐述上,许多人还用了必须、有必要、应当之类的强势措辞,来强调其结论的正确性与不可挑战性。{18}没有对监管套利、监管疏漏等问题慎思明辩而将其视为金融监管权力高度融合的原罪,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对金融监管体制创新的一种不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狡辩。基于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应走改良路线的定位,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强化监管合作机制。

【关键字】后危机时代。若面对金融危机的肆虐,出于一时的激情或恐惧,在政治权威的造势下,我们将宏观审慎监管及其语境下的统一型监管体制视为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目标的圭桌,这就是一种断章取义、一种莽撞的武断、一种压服下的暴力。此言一出,即引来广泛争论。

5、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3亿平方米,这也将成为历史峰值。截至2014年12月8日,资产支持证券的总发行量超过3000亿元,是2013年的11倍。这意味着,沪深主板的PE为正且未停牌的1158家公司中,一半以上的股票市盈率超过43倍。国企改革尽管模式多样,但最终都会出台债务解决方案和再融资方案。

即便是超过30倍的股票家数,也达到744家,即A股主板中60%的公司估值水平都偏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确看到居民对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大幅增加,机构则对债券和非标产品的配置大幅增加。

吴敬琏:再看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

如果说我在2012年提出的投资金融资产的逻辑是从投资端的配置逻辑出发,那么,如今的逻辑是从负债端来进一步印证要加大对金融资产中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因为相应的供给也将大幅增加。那么,我们还是有办法来证明泡沫的存在。股票发行不仅门槛很高,而且融资成本高,从申请发行到实际获得融资所间隔的时间非常长。对于券商而言,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由于大量需求的存在,更是大有可为。

展望2015年,银行信贷增速还将继续下行,债券增速还会加快,总体呈现直接融资比重继续提升的过程。4、2011年全球黄金价格在创下历史新高后回落,之后钢铁、铜、煤炭、原油等一系列大宗商品的价格均出现回落。笔者曾发表《我国股市的泡沫效应及持续性研究》(2001年)一文,提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印证A股存在持续时间很长的明显泡沫。首先是中国的国家信用好,且无外债压力。

实际上,反映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拐点还有很多。A股总体高估是过多管制形成的供需瓶颈所致 在前不久的一次研讨会上,笔者提出,A股存在明显泡沫,而且泡沫还将持续扩大。

吴敬琏:再看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

或许有人认为,股市泡沫是否存在不能以市盈率高低来衡量。这一配置比例的调整将成为推动股市繁荣的长期而持续的动力。

那么,这次国企改革不仅符合上述条件,而且是在企业负债率创历史新高的时候。办法是有的:既然大量的资本不愿去实体经济,那么,就趁着这个相对小的股市被炒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让实体经济在这个虚拟经济里大量发行股票。从总体上看,银行、信托面临去杠杆压力,而券商、保险则面临加杠杆的机遇。那么,如何让这些高负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来摆脱危机呢?答案不言自明:证券化和股权融资。也有人说,是因为政策的不断放水,故经济周期将见底回升,或股市将分享改革红利。以上,就是迎接股权时代的主要理由。

尽管2012年流向股市的资金并不显著,大家还是青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两年牛市却是从2012年6月开始起步的。因此,2015年债券余额的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相应的,股权融资的规模将大幅提升,笔者预测融资规模将比2014年增加100%以上,有望达到1.5万亿。

如2014年证券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发行量达5700亿元,三季度上市券商剔除保证杠杆水平为2.58倍,而年初全行业水平仅为2.02。可见,即便是估值水平相对低的主板市场,其估值水平也不便宜

尽管2012年流向股市的资金并不显著,大家还是青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但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两年牛市却是从2012年6月开始起步的。也有人说,是因为政策的不断放水,故经济周期将见底回升,或股市将分享改革红利。

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确看到居民对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配置大幅增加,机构则对债券和非标产品的配置大幅增加。监管部门的目标多元化和管制过多必然导致市场扭曲,这是股市泡沫长期化和很多成长型企业无法在A股上市的根本原因。进入专题: 资产配置 无风险利率 股权 实物资产 经济增速 结构调整 。如今,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用尽,都无法改变所谓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货币滞留在金融市场内。

对于无风险利率下降之说,有一点道理,但不能解释全部。A股之所以泡沫长期化,还与我国的资本市场高度管制有关。

那么,这次国企改革不仅符合上述条件,而且是在企业负债率创历史新高的时候。此言一出,即引来广泛争论。

那么,如何让这些高负债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来摆脱危机呢?答案不言自明:证券化和股权融资。从未来看,由于实物资产价格的下行,企业用以举债的抵押品也随之贬值,影响其举债能力。

这一配置比例的调整将成为推动股市繁荣的长期而持续的动力。但随着《预算法》(修正案)开始执行,地方的各类债务要进行甄别分类,这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也势必会抬高2015年非金融企业的举债成本,但市场无风险利率水平将有所下降。如,对于带B股或H股的大部分A股来说,同一时间内同一股票在不同交易场所有不同的交易价格司空见惯,且往往A股价格远高于B股或H股。新股发行方式将从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对券商的净资本管制及其他领域的管制有望进一步放松。

可见,中国创业板的市盈率是美国纳斯达克的3倍。不少人认为A股已经很便宜,没有泡沫。

以下为全文 有人说,本轮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无风险利率的下降,是估值驱动。国企改革尽管模式多样,但最终都会出台债务解决方案和再融资方案。

我们预计2015年券商专项资产证券化(包括使用于地产的REITs)有望大量发行,发行规模还有望翻倍,其替代的融资渠道包括投向制造业、基建和地产的信托,也可替代部分地方政府经营性项目的原平台融资。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间接债务总量尽管不算大,但增速过快,使得中央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来限制地方政府举债。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